-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腹泻便血是指患者出现腹泻的同时伴有大便中带有血液。腹泻便血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感染、消化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痔疮、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如超过3次/天或大便量增加,大便性状呈水样或半流质,伴有腹部不适和腹部痉挛等症状。腹泻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中毒、感染、消化道疾病、药物反应等。而当腹泻的同时出现便血,说明消化道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
腹泻便血的原因可能是肠道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会导致肠道炎症和出血;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都可能出现腹泻便血的症状;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出血也是引起腹泻便血的常见原因;而消化道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等也可能导致腹泻便血的表现。
当患者出现腹泻便血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钡餐检查、结肠镜检查等,以确定腹泻便血的具体原因。治疗方面,根据腹泻便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止血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腹泻便血的发生,可以注意个人卫生,饮食清洁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品,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多饮水,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