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咽喉科

耳朵流黄水

来源:医联媒体

耳朵流黄水在医学上称为“耳溢液”,是指外耳道有黄色或棕色的分泌物排出,同时还可能伴有瘙痒、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耳溢液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1.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是引起耳溢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中耳发生炎症时,中耳内的脓液会通过咽鼓管流到外耳道,从而出现耳溢液。

2.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破溃、流黄水等情况。

3.耵聍栓塞:也就是常说的“耳屎”,当耵聍过多或排出受阻时,会在外耳道内积聚形成耵聍栓塞。耵聍栓塞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破溃、流黄水等情况。

4.胆脂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侵袭性,会破坏周围骨质。由于胆脂瘤的存在,会不断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破溃、流黄水等情况。

5.过敏反应:有些人对某些物质过敏,如化妆品、洗发水、耳环等,接触这些物质后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外耳道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破溃、流黄水等情况。

6.其他:如耳外伤、耳部肿瘤等,也会引起耳溢液。

如果出现耳溢液,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耳溢液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用手挖耳朵,以免加重病情。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