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海弟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耳毒性通常指的是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具有损害听觉器官的毒性。这些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如口服、注射、吸入或皮肤接触等,然后在体内积聚并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内耳是听觉感受器官,包含了听觉神经和毛细胞等重要结构。耳毒性药物或化学物质可以直接损伤内耳的毛细胞,或者通过干扰内耳的血液供应和代谢等途径,导致毛细胞死亡或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
此外,某些化学物质也具有耳毒性,如噪声、某些有机溶剂、某些杀虫剂等。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中,也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和其他耳科疾病。
为了避免耳毒性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避免接触噪声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无法避免,应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耳罩等。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听力问题。
总之,耳毒性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应该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