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是指结肠内出现多个息肉的情况。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突起性病变,通常是良性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
多发性结肠息肉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大约10%的多发性结肠息肉是由家族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是遗传性息肉病和非遗传性息肉病。
多发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便血、贫血、腹泻等症状。在一般情况下,多发性结肠息肉并不会导致症状,只有在息肉较大或者大量出血时才会出现症状。
对于多发性结肠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息肉较大、数目较多、或者伴有癌变的患者。内镜治疗则是通过结肠镜将息肉切除,是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的生长和癌变。
预防多发性结肠息肉的关键在于积极有效地进行筛查和及时处理,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更要特别关注。另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吸烟、适量运动等都有助于减少多发性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总的来说,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可治疗的结肠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危害。因此,对于有相关症状或有遗传史的患者,及时进行筛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