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低蛋白血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血清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全身性水肿,临床上表现为消瘦、乏力、精神萎靡、皮肤干燥松弛、毛发枯黄易断等。以下是其治疗方式的详细介绍。
一、治疗原发疾病
低蛋白血症的治疗原则为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如果能及时诊断,予以正确治疗,原发疾病大多可以治愈,低蛋白血症也会随之好转。
二、饮食治疗
1.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优质蛋白质富含必需氨基酸,利用率高,产生的代谢废物少。动物蛋白如鱼、虾、瘦肉、蛋、奶等优于植物蛋白。
2.控制脂肪的摄入: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应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3.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能量需求与正常人相同,但是由于蛋白质摄入减少,会导致体重下降,因此应该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以维持体重。
三、药物治疗
1.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胶体渗透压调节剂,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减轻组织水肿。
2.氨基酸: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可以提供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但是长期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等,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四、其他治疗
如果低蛋白血症是由于大量腹水或胸水引起的,可以通过穿刺放液来缓解症状。如果低蛋白血症是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可以通过透析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总之,低蛋白血症的治疗应该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同时,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
-
-
低蛋白血症的危害
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的状况,主要是指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蛋白质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维持血容量、调节血液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药物、维持免疫功能等。因此,低蛋白血症会给人体带来... 详细»
-
-
低蛋白血症的饮食
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蛋白质营养不良导致出现的系列疾病。低蛋白血症本身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许多因素导致。营养不良是它的主要表现。主要分类为但百姓营养不良以及水肿性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原因是... 详细»
-
-
低蛋白血症严重吗
低蛋白血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引起低蛋白血症的原因以及白蛋白降低的程度。一般来说,低蛋白血症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1.引起水肿: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