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管堵塞是指胆囊或胆管内部的结石、肿瘤、炎症等原因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管堵塞会引起胆汁潴留,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引起胆道感染、胆囊炎甚至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为了防止胆管堵塞带来的危害,及时疏通胆管非常重要。
首先,对于轻度的胆管堵塞,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来缓解。尽量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可以有效预防胆管堵塞的发生。
其次,对于胆管堵塞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如应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对于胆管内结石或其他严重堵塞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内镜下的胆管置管术、胆囊切除术等,以清除胆管内的障碍物,恢复胆管通畅。
另外,对于部分患者胆管堵塞可以采取非侵入性方法,如超声波碎石技术、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等,来疏通胆管,缓解症状。
疏通胆管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预防胆管堵塞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是预防胆管堵塞的有效途径,避免给自己带来痛苦和危险。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