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胆道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应对胆道蛔虫病的方法:
1.就医诊断:如果怀疑患有胆道蛔虫病,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症状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来确诊。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驱虫和控制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痉止痛药、驱虫药和抗生素等。
3.内镜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内镜技术来取出蛔虫。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蛔虫位于胆总管或肝总管的情况。
4.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胆道梗阻、胆管炎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取出蛔虫、解除梗阻和修复胆道损伤。
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胆道蛔虫病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
6.定期驱虫:对于蛔虫感染高发地区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驱虫治疗,以预防蛔虫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注意休息和饮食。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
-
胆道蛔虫病的症状
胆道蛔虫病是指蛔虫通过十二指肠钻入胆道中,多发于青少年人群,7岁以上儿童为多发人群,一年四季都会病发,多见于农村中。在蛔虫向上钻入胆道时,患者会感觉到右上腹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可以通过口服去蛔虫的药物进... 详细»
-
-
胆道蛔虫病的保健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多见于六到八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的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胆道蛔虫病的保健手段主要为以下两点:首先是患者需要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日常习惯;然后患者在进行驱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