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肛肠外科

大便后滴血是什么原因

来源:医联媒体

大便后滴血,是指排便结束后,血液从肛门滴出或喷出。这可能是痔疮、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肛肠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直肠、结肠、肛门附近的恶性肿瘤的信号。

首先,内痔是最常见的引起大便后滴血的原因。内痔位于直肠黏膜的下方,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但当内痔脱出、发生血栓、感染或溃疡时,会出现疼痛。内痔的出血通常是鲜红色的,不与粪便混合,常发生在排便后。

其次,肛裂也是大便后滴血的常见原因。肛裂是指肛管皮肤的裂伤,常发生在肛门后正中部位。肛裂的疼痛通常是剧烈的,呈周期性,排便时疼痛加剧,便后数分钟可缓解。肛裂的出血常为鲜红色,量少,常附在粪便表面。

第三,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可单发或多发。直肠息肉的出血常为鲜红色,量少,不与粪便混合,有时可伴有黏液。

最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结肠癌等也可引起大便后滴血,但这些疾病除了便血外,还常伴有腹泻、腹痛、消瘦、乏力等其他症状。

大便后滴血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症状,可能是肛肠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信号。如果出现大便后滴血,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