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皮试针,又称为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打完皮试针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局部反应,以判断是否感染了结核菌。
一般来说,打完肺结核皮试针后48-72小时是观察反应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医生会测量皮试部位的硬结直径,并根据硬结的大小来判断结果。如果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则为阴性结果,提示未感染结核菌;如果硬结直径在5-9毫米之间,则为弱阳性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如果硬结直径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感染了结核菌;如果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毫米,或者局部出现水疱、坏死等,则为强阳性结果,强烈提示感染了结核菌。
需要注意的是,皮试结果并不是确诊结核病的唯一依据。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或强阳性,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胸部X光检查、痰涂片检查、结核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结核病。
在打完肺结核皮试针后的一个星期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皮试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摩擦或沾水,以免引起感染。
2.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皮试结果。
3.注意观察皮试部位的反应,如果出现红肿、疼痛、水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或强阳性,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总之,打完肺结核皮试针一个星期后,需要密切观察皮试部位的反应,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处理。如果对皮试结果有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