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由于其位置深在,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结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以下是垂体瘤的常见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诊断垂体瘤的基础。患者的症状、体征、生长发育史、月经史、生育史等均有助于诊断。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视力、视野异常,鞍区肿块等。
2、内分泌功能检查
内分泌功能检查是诊断垂体瘤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选择相应的内分泌检查项目,如生长激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对于怀疑为无功能腺瘤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激素受体和免疫组化检查。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垂体瘤的重要依据。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头颅X线平片、CT、MRI等。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等优点,是诊断垂体瘤的首选方法。增强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边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4、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垂体瘤的金标准。对于手术切除或经蝶窦手术取得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和激素分泌类型。
垂体瘤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方法。对于可疑病例,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随访观察,以避免漏诊和误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
垂体瘤症状
垂体瘤是一种和遗传因素,下丘脑因素,还有垂体因素有关的病情,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闭经、不育或阳痿、头痛的症状,这种病情长期的发展会影响到患者的生长发育,以及学习和工作功能,常见的并发症是蝶窦炎、脑脊... 详细»
-
-
垂体瘤检查
垂体瘤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的肿瘤科疾病,发病部位在垂体部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肿瘤生长可压迫其他组织,损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危害生命。需要进行及时检查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详细»
-
-
垂体瘤检查
垂体瘤是指生长在垂体腺内的肿瘤,可能会影响垂体腺的功能,导致产生过多或过少的激素。对于可能患有垂体瘤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来确认诊断。对于垂体瘤的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MRI:M... 详细»
-
-
垂体瘤手术
垂体瘤是指发生在垂体腺体细胞或垂体腺宇宙前叶或后叶的肿瘤。垂体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或减轻瘤体的压迫。对于可以切除的垂体瘤,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通过鼻腔或颅骨进行... 详细»
-
-
垂体囊肿就是垂体瘤吗
垂体囊肿和垂体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垂体囊肿是指垂体腺体内形成的一个液体充满的囊袋,而垂体瘤是指垂体腺体内形成的一个固体肿块。垂体囊肿内的液体可以是血清、浆液、粘液或其他体液,它的形成可以是先天性的,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