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中医学上,疮疡是指皮肤或黏膜表面发生的溃疡性病变。疮疡在中医学中分为疮和疡两种类型。疮是指由外感邪气或内伤导致的皮肤浅表溃疡,通常为急性病变,常见的有热疮、湿疮等。疡是指慢性持续性的皮肤溃疡,常见的有痈疡、瘰疬等。疮疡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因其病程长、治愈难,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
疮疡的成因多种多样,可由外感风寒湿热等不同因素引起,也可以是内伤湿热郁结、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引起。一般病变初起时,患者会感到局部发痒、灼热等症状,随后皮肤发生红肿、疼痛、局部渗液等症状。病变加重时,皮肤会出现溃疡、脓液流出和疼痛加剧等症状。如果疮疡长时间不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疤痕形成、感染扩散等并发症,所以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中医学治疗疮疡重在辩证施治,根据疮疡的发病原因和病情表现进行辩证施治,一般包括清热解毒、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有黄连、板蓝根、蒲公英、生地黄等,也可采取外治法如煎药洗液、草药敷贴等。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受凉、勿让伤口感染、保持局部清洁等,有助于疮疡的康复。
总之,疮疡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治疗上重在辨证施治,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护理。希望通过本文对疮疡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广大读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