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霞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
被不明虫子咬伤后出现红肿、瘙痒,可能是蚊虫叮咬、螨虫叮咬、蜱虫叮咬、隐翅虫叮咬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一、常见的原因
-蚊虫叮咬:蚊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将其唾液或毒液注入人体,引起局部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痒。
-螨虫叮咬:螨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色丘疹、丘疱疹,伴有剧烈瘙痒。
-蜱虫叮咬:蜱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隐翅虫叮咬:隐翅虫体内含有毒液,接触皮肤后会引起皮肤炎症,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疼痛。
二、缓解措施
-避免搔抓: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
-清洗伤口: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去除残留的毒液或唾液。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伤口,可缓解瘙痒和疼痛。
-涂抹药物: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缓解瘙痒症状。
-口服药物:如果瘙痒症状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
-就医治疗: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打扫卫生,消灭蚊虫、螨虫等害虫。在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袖衣服、长裤,避免暴露皮肤,可使用驱蚊剂、驱虫剂等,防止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