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埃可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该病毒于1954年由日本科学家从患有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来而得名。埃可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埃可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肝炎、皮疹等。其中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无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总之,埃可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对于婴幼儿和儿童,应注意预防感染,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