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在肝内胆管中形成的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它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以及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情况。
当肝内胆管结石较小且不多时,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只是偶尔出现轻微的腹部不适。不过,当结石较大或多个结石堵塞了胆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症状,比如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肝内胆管结石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是否伴有并发症。例如,结石可能导致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甚至会引发胆管感染、胆囊感染、黄疸等严重并发症。
如果发现自己有肝内胆管结石或怀疑自己有这种情况,应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胆道镜取石等方式进行治疗。而对于较大的结石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的来说,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怀疑症状,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应该注意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