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心血管内科接诊了好几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为年轻人。其中37岁的小邹(化名)在就诊前两周感染了流感,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便继续投入高强度工作,两周后突然感到胸闷、胸痛,呈进行性加重,持续不缓解,被紧急送往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急诊科,查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予收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检查后被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经过系列治疗后好转出院。
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崔凯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儿童和青壮年更容易中招。其发病过程可能很隐匿,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如发热、乏力、胸闷、心悸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崔凯表示,感冒和流感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诱因。许多人在感冒或流感后,由于没有充分休息,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可能乘虚而入,引发心肌炎。像小邹这样在流感后持续高强度工作,身体过度劳累,更容易让病毒有机可乘。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崔凯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五点:
1、预防病毒感染:在感冒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锻炼,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3、接种疫苗:儿童可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降低心肌炎的风险。
4、感冒后多休息:感冒后两周到四周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恢复。
5、及时就医:如果感冒后出现胸痛、心悸、极度疲劳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心肌炎的可能。
崔凯强调,病毒性心肌炎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醒大家在感冒或流感后,不要掉以轻心,注意休息,关注身体变化,守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
(通讯员:刘进娣、邱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