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过年吃太饱怎么办?快把这些促消化的中医妙招学起来

春节期间,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吃”是人们过年的头等大事。不过,如果稍不注意,胡吃海塞,美味佳肴也可能会变成“病从口入”。

假期聚餐多,健康不放假。本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四科(消化内科)医生为大家支招,助您春节期间也能吃出健康,享受佳肴。

科学饮食护健康,消化疾病要警惕

1. 避免暴饮暴食

春节期间,各式美味佳肴令人垂涎。但是最好遵循“食不过饱”。暴饮暴食,尤其是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能会引发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春节期间饮食丰盛,种类繁多,如果进食过量或速度过快,还可能表现为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饮食上注意细嚼慢咽,让食物充分研磨,有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

2. 保持饮食清淡

节日期间,注意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保持饮食清淡。大量进食糖果、糕点、饮料等零食,容易导致血糖波动。食用过多的卤菜、腌制、辛辣食品等,摄入盐分较多,可能会使血压升高。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容易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忌烟酒

大量饮酒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导致肝脏细胞受损;长期酗酒还可能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胃部分泌大量胃酸,诱发消化性溃疡。如果饮酒,建议先吃一些主食,避免空腹饮酒,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酒后注意适量补充水分,加快酒精代谢。

4. 多吃蔬果

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油腻饮食。另外,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对于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血糖、保护心血管健康等有一定的好处。

5. 注意食品卫生

熟食、剩饭剩菜等食物,存放不当容易受细菌或病毒的污染。食用前注意检查是否有异味、变色等情况。食用不洁食物可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春节养出好脾胃,生活贴士请收下

1. 适度运动

中医有“久坐伤肉”的说法。过年期间,人们往往因为拜年、聚会等减少运动量,长时间坐着,肢体不活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另外,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经常久坐,使得中焦气机郁滞不畅,脾失健运,脾胃运转气血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慢跑等运动,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经络、增加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2. 平和心态

“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中医认为,过忧过悲,过喜过恐,情绪的剧烈波动,容易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比如,过度忧虑容易伤脾,引起腹胀、泄泻、食欲不振等脾胃失调的症状。春节期间,婚姻情感、工作待遇、子女学业等都可能是引起烦躁、焦虑和抑郁的源头。因此,大家在享受假期时,也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一份好心态,也是拥有一个好脾胃。

3. 规律作息

春节期间,守岁熬夜、睡懒觉、旅游劳顿等往往容易打乱人们正常的起居作息,导致睡眠不足或睡眠周期紊乱。作息不规律,同样容易损伤脾胃,出现乏力、疲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建议大家在假期仍规律作息,保持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节日病”的出现。

饱食如何促消化?中医妙招来相助

1. 常用按摩穴位

经常揉按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具有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除食积。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每次3-5分钟,配合呼吸,以局部酸胀感为宜。

2. 常用消食中药

如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陈皮等,这些中药多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能促进淀粉、脂肪和蛋白的消化,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适合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症状。

3. 推荐药膳

(1)麦芽山楂饮

【材料】生麦芽30克、山楂30克、陈皮10克。

【做法】将材料分别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合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人群。

(2)鸡内金瘦肉汤

【材料】鸡内金10克、猪瘦肉100克、太子参30克、生姜2片、陈皮5克、盐适量。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成片,与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炖盅。加入足量开水,先浸泡半小时,后隔水炖1-2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消积导滞、补气健脾。适合于因饮食引起的夜睡不安,食积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

(3)茯苓薏米山药粥

【材料】茯苓50克、薏米50克、山药100克、糙米100克、陈皮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薏米、茯苓、糙米洗净,泡水半小时备用。将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熟至粥状。根据个人口味可选择加入适量冰糖。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益气。适合于脾胃虚弱、身体疲倦乏力的人群。

春节欢聚,让我们一起科学饮食,享受美味、收获幸福,共同度过一个健康、欢乐、平安的新春佳节。

通讯员:赵静、安俊停

相关医生 更多»
平阳

平阳 主任医师

河北以岭医院 脾胃病科

擅长:擅长诊治食道炎、...

刘增祥

刘增祥 主任医师

河北以岭医院 脾胃病科

擅长:擅长中西结合治疗...

夏文萍

夏文萍 主治医师

萍乡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擅长消化内科常见...

严晓红

严晓红 副主任医师

河北以岭医院 脾胃病科

擅长:熟练掌握消化内科...

邵冰峰

邵冰峰 主任医师

南通市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

擅长:长期从事肿瘤普外...

陈铁

陈铁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

擅长:致力于胃肠肿瘤微...

王建红

王建红 主任医师

南通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擅长:擅长对实体病以化...

葛伯建

葛伯建 主任医师

南通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擅长:擅长乳腺癌、泌尿...

冯耀文

冯耀文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中医院 内科

擅长:擅长于运用中西医...

林举辉

林举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阳江市中医院 内科

擅长:擅长内科疾病和肝...

伍尚伟

伍尚伟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中医院 内科

擅长:擅长中医特色治疗...

冯梅

冯梅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中医院 妇产科

擅长:擅长高危妊娠的诊...

相关文章
吃太饱头晕

吃太饱头晕

吃太饱头晕,首先应该考虑是不是吃过饭以后,血液流进胃部要有利于消化,导致脑部相对的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有的患者还会犯困,都是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等消化完以后,躺下休息一会自己就好了。如果迟迟没有... 详细»

吃太饱胸闷

吃太饱胸闷

患者吃太饱引起的胸闷情况,按照中医来说,多属于一种气滞的表现,可能是由于暴饮暴食影响到胃蠕动而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属于胃动力不足的表现。建议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轻微运动,或在中上腹部呈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 详细»

吃太饱会不会胖

吃太饱会不会胖

吃太饱会不会胖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吃太饱确实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但并非绝对。想要全面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身体摄入和消耗能量的角度来看待。首先,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它... 详细»

新生儿吃太饱的表现

新生儿吃太饱的表现

新生儿如果吃的太饱就会出现腹部膨隆的情况,新生儿在吃奶的时候如果没有控制好喂奶的量,就会容易出现吃太饱的情况出现,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积食的症状,宝宝会出现有不想吃东西、吐奶、腹胀等症状,宝妈一定要... 详细»

小孩吃太饱呕吐怎么办

小孩吃太饱呕吐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所以就会过量喂养,这时候孩子很容易会出现吃了太饱呕吐的情况。其实呕吐是排出体内有害物质的一个过程,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在宝宝呕吐的时候,要防止宝宝仰卧以免呕吐到吸入肺... 详细»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
相关问答

吃太饱怎么消化

许乐
许乐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答:吃太饱可以通过适量活动、腹部按揉和服用药物的方法消化。 1、适量活动:饭后可以适量的活...

肚子吃太饱怎样消化快 A:消化快的方法有:1、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健胃消食片等助消化的药物,来加快肠胃蠕动,帮助身体尽快消化...

吃太饱后怎么快速消化 A:吃得太饱之后想要快速消化,在饭后可以进行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另外也可以服用...

吃的太饱怎么办才能消化 A:吃得太饱想要进行消化,可以在饭后半个小时通过做运动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可以帮助食物更快消化。或者也可...

吃太饱头晕 A:吃太饱头晕通常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也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但是也不排除是消化不良的原因,另外...

复方消化酶胶囊
复方消化酶胶囊

功效主治: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包括腹部不适、嗳...

复方消化酶片
复方消化酶片

功效主治:本品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包括腹部不适...

消化酶片
消化酶片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

功效主治:助消化药,消化酶片适用于消化不良患者,用...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
复方消化酶胶囊(...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

功效主治: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

复方消化酶胶囊
复方消化酶胶囊

功效主治: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包括腹部不适、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

碳13幽门螺旋杆菌呼气检查
碳13幽门螺旋杆...

碳13幽门螺旋杆菌呼气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是检查人体胃内是否存在幽门...

血清脂肪酶
血清脂肪酶

脂肪酶是一组特异性较低的脂肪水解酶类,主...

免疫法粪便潜血反应
免疫法粪便潜血反...

免疫法粪便潜血反应也叫做免疫法粪便潜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