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柳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当下,越来越多👩女性关注自身健康,养生方式层出不穷,艾灸因其绿色、天然备受青睐。尤其是艾灸子宫,能调节内分泌,缓解多种妇科不适。然而,很多人在实操时却为找不到准确位置发愁。🍀艾灸子宫的位置到底该怎么确定?马上为您揭晓。
💠1.子宫穴:这是艾灸子宫常选穴位,属经外奇穴。位置在人体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处,左右各一。简单找法是,先找到肚脐,从肚脐沿下腹部正中线向下量4横指(食指到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这是脐下4寸位置;再从这个点向两侧旁开约4横指,就是子宫穴。艾灸此处可调节子宫功能,对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有改善作用。
💠2.神阙穴:即肚脐,处于人体腹中央,是人体重要穴位。艾灸神阙穴能培元固本、回阳救逆、和胃理肠。对子宫虚寒、腹痛腹泻等有调理效果,可通过隔盐灸、悬灸等方式。
💠3.关元穴: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找法是从肚脐沿下腹部正中线向下量3横指。此穴为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艾灸关元穴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对子宫虚寒、月经不调、带下病等有帮助。
💠4.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 4 寸处。可先找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与肚脐连线中点即为中极穴。它是任脉的穴位,艾灸此穴能调节冲任二脉,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虚寒、带下病等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
1.把控温度与距离:施灸时注意温度,保持合适距离,避免烫伤皮肤。若感到皮肤过热或疼痛,及时调整。
2.注意保暖:艾灸后全身腠理处于开放状态,易受风寒,不可立即洗澡,尤其不能洗冷水澡。需保暖避风,休息片刻。
3.观察反应:艾灸后部分人可能出现发热、疲倦、口干等反应,多为正常排病反应。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