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河北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骨折二次移位是指骨折部位在初步固定或愈合过程中再次发生错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愈合延迟或畸形愈合,因此及时判断和处理至关重要。判断骨折二次移位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症状观察 💧
疼痛加剧:骨折部位再次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触碰时。例如,原本缓解的疼痛突然加重,可能是二次移位的信号。😄
肿胀和淤血:骨折部位周围出现新的肿胀或淤血,提示局部可能有新的损伤或移位。🚑
功能障碍:原本恢复的功能(如关节活动)再次受限,可能是骨折断端错位压迫周围组织。📦
影像学检查 🩺
X光检查:通过X光片可以直观看到骨折断端的位置变化。例如,与之前的X光片对比,若发现骨折线增宽或断端错位,即可诊断为二次移位。🌡️
CT或MRI:对于复杂骨折或X光片难以明确的情况,CT或MRI能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例如,关节内骨折或微小移位可通过CT进一步确认。🍎
体格检查 💊
触诊:医生通过触诊检查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例如,若发现骨折断端异常活动或骨擦感,提示可能存在二次移位。❤️
畸形观察:骨折部位外观出现明显畸形(如成角或缩短),可能是二次移位的表现。🌳
骨折二次移位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或延误治疗。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愈合不良或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