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联媒体
/
在面瘫的临床治疗中😃,针灸是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不过患者及家属时常关心针灸疗程的时长问题❓。合理把控针灸治疗周期,对保障疗效、避免过度医疗意义重大,下面就来详细说明面瘫针灸时长相关要点:
1. 急性期:面瘫发病后的 1 - 2 周为急性期,此阶段针灸介入需谨慎⚠️,一般针刺频率不宜过高,每周 2 - 3 次即可👈,以防过度刺激面部神经与肌肉,导致局部水肿加重 ,每次留针不超过30分钟⌛。
2. 恢复期:发病 2 周后到 2 个月左右是恢复期,这时可适当增加针灸频次,每周 3 - 4 次👉,留针时间不超过40分钟⌛,借助针灸刺激,加速面部神经的修复、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3. 后遗症期:倘若病情迁延超 2 个月未愈,进入后遗症期,针灸依然有一定作用💡,但频率会适度下调,大概每周 2 - 3 次👈,留针不超过30 分钟⌛,目的是维持肌肉活力、改善残余症状,不过整体疗程要依恢复状况灵活调整🔄。
总而言之,面瘫针灸时长并无绝对标准📏,医生会依据患者病情阶段、个体耐受度、恢复情况综合判定👩⚕️,精准施针,助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