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隐血2+是指尿液经离心沉淀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了20个血红细胞,说明尿液中的血红细胞超过了正常范围。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分析。
1.一过性血尿: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肾脏血管一过性痉挛或通透性增加,引起血尿。这种情况下,尿隐血2+通常是一过性的,去除诱因后血尿可消失,一般不严重。
2.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可引起血尿。如果是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一般不严重,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可痊愈。如果是肾盂肾炎,可能会引起肾间质损害,导致血尿持续存在,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这种情况比较严重。
3.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疾病,在结石移动的过程中,可能划破尿路黏膜,导致血尿。如果结石较小,通过多喝水、多运动等方式,结石可自行排出,一般不严重。如果结石较大,无法自行排出,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等治疗,这种情况比较严重。
4.泌尿系统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肿瘤,也可导致血尿。如果肿瘤为良性,一般不严重。如果肿瘤为恶性,即膀胱癌、肾癌等,早期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好。如果肿瘤已经发生转移,治疗效果通常不理想,这种情况比较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尿隐血2+的原因很多,除了上述疾病外,还可能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如果发现尿隐血2+,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凝血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