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尿常规包括尿液外观、尿液化学测试和镜检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尿液化学测试中,尿液的pH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胆酸盐、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等成分都会进行测定。在镜检中,则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的细胞、细菌、结晶等微小成分。
其中,“尿常规2+”中的“2+”表示尿检结果的一种量化指标。在尿液中,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蛋白质,因为肾脏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把人体内代谢废物过滤出来,而把有用的蛋白质留下。如果出现了蛋白质,就意味着肾脏出现了问题。根据检测结果的蛋白质含量不同,通常分为“±”“1+”“2+”“3+”“4+”这几个级别。而“2+”表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轻度增多。
通常情况下,轻度增多的蛋白质含量可能是暂时的波动,例如运动、感冒等情况下会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但也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例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所以,尿常规检查结果中出现“2+”的情况,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及时找出病因,并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尿常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部代谢的情况,尤其是对于肾脏健康状况的评估。尿常规2+表示了尿液中蛋白质轻度增多的情况,可能与一些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与一些疾病有关。因此,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