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主要发生在尿道黏膜。尿道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
在经期,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变化,对尿道炎有一定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尿道炎在经期发生或加重的原因:
1.经血的刺激:经血是一种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容易滋生细菌。在经期,经血可能会残留在尿道周围,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卫生巾的使用:使用不透气的卫生巾或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导致局部潮湿,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3.免疫力下降:经期女性的免疫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4.个人卫生习惯:经期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及时清洗外阴部,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为了减少尿道炎在经期的发生或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个人卫生:经期要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选择合适的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质量可靠的卫生巾,并及时更换。
3.注意饮食:经期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4.避免憋尿:及时排尿,避免憋尿,有助于减少细菌在尿道内停留的时间。
5.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总之,尿道炎在经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生的风险。如果出现尿道炎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