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隐血,又称尿潜血,是指在尿液检查中发现血液成分,但肉眼观察尿液并无血色改变。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1.尿液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异常。如果尿液常规检查发现有红细胞,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尿沉渣检查,以确定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判断是否为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
2.尿沉渣检查:将尿液离心沉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如果红细胞数量增多,且形态异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可能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关;如果红细胞数量正常,且形态正常,提示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可能与肾结石、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有关。
3.尿蛋白定量: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如果尿蛋白定量增加,可能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关。
4.尿红细胞位相:可以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判断血尿的来源。如果红细胞以畸形为主,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如果红细胞以正常形态为主,提示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5.泌尿系超声:可以发现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是否有结石、肿瘤等异常。如果超声检查发现有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I等检查。
6.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如果肾功能异常,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
7.其他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自身免疫抗体谱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尿的疾病。
总之,尿隐血的检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发现尿隐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