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清宏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风湿免疫科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头变薄、变弱和易碎。继发性骨质疏松是指由其他疾病、药物或生活方式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原因:
1.营养缺乏:长期缺乏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营养素会影响骨骼健康。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时会导致钙的吸收不良,进而影响骨密度。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作为副作用。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药物可能会影响骨代谢。
3.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长期缺乏运动、过度饮酒、吸烟等都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具有较低的骨密度,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5.内分泌失调:一些内分泌疾病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等。
6.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肝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7.其他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如长期卧床、器官移植、化疗等。
了解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骨质疏松或有相关风险因素,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骨密度检查、血液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