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结节性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类型,通常是肝硬化的晚期病变,但并不一定代表整个肝硬化病程的晚期。结节性肝硬化是由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长期损伤肝脏的病变,最终引起了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节病变。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分解代谢物质、合成蛋白质、储存能量和排泄废物等重要功能。当肝脏受到慢性病变的损伤时,肝细胞逐渐死亡,逐渐被纤维组织所代替,最终引起了肝脏结节,形成了结节性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肝脏疾病,会严重影响肝脏的功能。
结节性肝硬化通常是肝硬化发展的晚期阶段,具有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肝性脑病、肝性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结节性肝硬化晚期,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即肝脏无法满足机体的正常代谢需求,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结节性肝硬化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发展到晚期,一些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患者也可以有很好的预后。在早期病变阶段,一些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和生活调理,可以延缓病变发展、改善肝功能,并降低结节性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因此,患有结节性肝硬化并不一定代表晚期,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规范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延缓结节性肝硬化进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