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发生的急性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病因的50%。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均可引起出血,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更为多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急性胃黏膜病变:又称应激性溃疡,是在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
-胃癌: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
-胆道出血:是由于胆道结石、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胆道出血,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其他:如食管炎、胃炎、结肠癌、直肠炎、痔疮等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
总之,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呕血、黑便或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
-
-
消化道出血症状
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胃肠道的某些疾病导致的胃肠道黏膜的出血。出血可能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等部位。消化道出血症状包括呕血、黑便、便血和贫血等。以下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消化道出血的最... 详细»
-
-
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消化道出血是指胃肠道内某个部位发生的出血现象,常见的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有着不同的症状和病因,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往往是指发生在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常见症状包括呕血、黑便,... 详细»
-
-
消化道出血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道黏膜或血管的损伤引起的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静脉曲张、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病等。对于出血患者来说,及时的护理和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