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当肝炎发生时,肝脏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其中包括身体发黄、眼睛发黄和尿黄。
身体发黄,也称为黄疸,是由于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而导致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由红细胞分解产生。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被肝脏转化为胆汁,并通过胆管排出体外。然而,当肝脏受损时,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干扰,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使皮肤和黏膜呈现黄色。
眼睛发黄也是黄疸的一个常见症状。由于眼睛的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所以黄疸时眼睛的巩膜会先于其他部位出现黄染。
尿黄则是由于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所致。胆红素在尿液中的存在会使尿液颜色变深,呈现出深黄色或棕色。
除了身体发黄、眼睛发黄和尿黄外,肝炎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
如果出现身体发黄、眼睛发黄和尿黄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腹部超声等。
治疗肝炎的方法因病因而异。对于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药物性肝炎,需要停用可疑的药物,并给予保肝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此外,在治疗肝炎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饮酒等,以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康复。
总之,肝炎身体眼睛发黄尿黄是肝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受损。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肝炎的发生和发展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