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根据乙肝病毒抗原血清学检测结果,可以将乙肝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类型。
大三阳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DNA同时阳性的病毒携带者。这类患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播给他人。因此,大三阳患者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并采取措施防止传播给他人。
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以及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阳性的病毒携带者。这类患者的传染性较低,通常不会将乙肝病毒传播给他人。但是,小三阳患者也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和长期的随访,因为仍然面临着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大三阳和小三阳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染性和疾病进展的风险不同。大三阳患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严重的病情进展风险,而小三阳患者传染性较低,但仍需关注疾病的长期发展。
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的患者,都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和长期的随访,并且需要积极预防传染给他人。此外,身边的人也应该学会正确的防护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通过血液或性接触传播病毒等措施,以降低感染乙肝的风险。
总的来说,对于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分,主要是基于患者的传染性和疾病进展风险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