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细胞内积聚大量脂肪。脂肪肝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饮酒、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脂肪肝不仅会引起肝脏功能异常,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转氨酶升高。
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脏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分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当肝脏细胞受损或炎症时,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血清浓度升高。因此,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浓度的变化可以判断肝脏的情况。
脂肪肝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脂肪肝引起的炎症:脂肪肝会导致肝脏细胞受损并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转氨酶的释放增加。
2.肝细胞受压迫:脂肪肝会导致肝脏体积增大,这会对周围的正常肝细胞产生一定的压迫,导致细胞损伤及转氨酶的释放。
3.其他因素:脂肪肝本身与代谢综合征、肥胖等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转氨酶升高。
针对脂肪肝导致的转氨酶升高,首先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加强体育锻炼等;其次,应积极治疗脂肪肝本身,控制肝脏脂肪的沉积,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肝脏功能。最后,定期检测转氨酶水平,及时了解肝脏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的来说,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如转氨酶升高。因此,在发现脂肪肝的情况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