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和黄疸等。黄疸是乙肝的一个典型症状,常表现为皮肤、眼睛和黏膜发黄。
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导致肝脏受损,释放出一种叫做胆红素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通过胆道进入肠道,被排出体外。但是当肝脏受损时,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排出,就会在身体组织中积聚,导致黄疸的出现。
黄疸的表现主要为皮肤、眼睛和黏膜呈现黄色,严重时可能伴有皮肤瘙痒和尿液变深。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是否患有乙肝。
除了黄疸外,乙肝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肝脏肿大、腹水、肝硬化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应当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减缓疾病的发展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对于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过量饮酒等行为也有助于预防乙肝的发生。
总之,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症状之一是黄疸。患者应当及时就医,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并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