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疾病。它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感染。下面是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因此,接触这些体液的方式就可能导致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
1.血液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由于血液传播引起的医疗操作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毒针等器械、输血、血制品感染等。
2.母婴传播:感染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或分娩时的血液传播给新生儿,也可以通过母乳传播。为了预防母婴传播,建议所有孕妇在孕期接种乙肝疫苗。
3.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包括肛交、口交等性行为。
4.口腔和黏膜接触:乙肝病毒会存活在唾液中,通过接吻、分享牙刷等方式都可能传播病毒。
另外,乙肝病毒的传播与一些危险行为也有关系,如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吸毒、有多个性伴侣等都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因此,处于高风险群体的人群,如医务人员、注射毒品者、多个性伴侣者等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通过上述途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总的来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但是通过科学的防范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如果有感染的疑虑或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
-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一般指肝弥漫性病变。肝弥漫性病变是指肝脏组织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表现,主要为肝脏组织的广泛性、非局限性的病理改变。肝弥漫性病变可能与代谢异常、炎症、寄生虫感染、淤血性疾病、肝硬化等原... 详细»
-
-
戊性肝炎现在成重症肝炎了
戊型肝炎,又称急性戊型肝炎或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戊型肝炎最常见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越南、泰国和印尼等国家。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物和水污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