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脏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在胆管内沉积形成。胆管结石会引起胆汁淤积或胆管阻塞,导致胆绞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对于已经出现了肝脏胆管结石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胆红素、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在治疗方面,轻度、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特别是可通过排石药物来软化结石并促进结石排出。但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已经引起合并症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管镜取石术、经皮经肝胆管镜取石术等。选择何种手术要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史、结石大小和位置等因素来决定。
在术后的恢复期,患者需要遵循医嘱,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和饮料,避免过量饮酒,控制体重,定期复查并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做相关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加快康复。
总的来说,对肝脏胆管结石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合理饮食,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结石形成,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减少结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