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疝,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
小疝气,即小儿疝气,又名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
小儿腹股沟疝的主要病因是鞘状突未关闭。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小儿脐疝是由于脐环未闭合、脐部瘢痕组织薄弱,导致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
小儿疝气的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脐部出现可复性包块。包块在站立、哭闹、咳嗽、排便等情况下出现,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可消失。如果包块不能回纳,可能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小儿疝气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包括使用疝气带等。手术治疗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主要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
总之,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发现孩子有腹股沟或脐部包块,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