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穿过腹壁的缺陷或薄弱部位而导致的腹腔内压力增加,最终形成突出的一种疾病。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在腹股沟区域通过腹膜缝隙或薄弱部位向外突出,通常会形成一个明显的突出物。
腹股沟疝的成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腹壁肌肉薄弱、腹腔内压力增加和腹膜组织薄弱等。
首先,遗传因素在腹股沟疝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人天生腹壁组织薄弱,容易发生疝气。
其次,腹壁肌肉的薄弱也是导致疝气的重要原因之一。腹股沟区域的肌肉如果薄弱,容易被腹腔内脏器压力挤出而形成疝气。
再者,腹腔内压力增加也是导致腹股沟疝的重要原因之一。腹腔内压力增加可以是因为长期用力排便、咳嗽或举重等活动,也可以是因为肥胖或怀孕等原因造成的。
最后,腹膜组织薄弱也是导致腹股沟疝的原因之一。腹膜是包裹在腹腔内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膜,如果腹膜组织薄弱,就容易出现脏器向外突出形成疝气。
一旦患上腹股沟疝,患者通常会出现腹股沟处的鼓块,活动时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甚至出现腹股沟区域肿胀、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脏器突出的位置可能会发生扭转,导致脏器供血不足甚至坏死,危及患者的生命。
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戴疝环或使用疝带等方法来减轻突出的压力。而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将脏器放回腹腔内,并加固腹壁缺陷部位,防止再次突出。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但术后需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
总的来说,腹股沟疝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腹壁肌肉薄弱、腹腔内压力增加和腹膜组织薄弱等因素都有关系。因此,平时应该重视腹部肌肉锻炼,保持腹部肌肉的力量和韧性,避免长时间过度用力排便、咳嗽、举重等活动,保持身体健康,从而预防腹股沟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