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疫苗接种后出现红肿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是因为疫苗中含有病毒、细菌或其部分成分,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的抗体,以便在将来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应对。
当人体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产生抗体的过程会导致局部组织发炎和充血,因而出现了红肿症状。一般来说,这种红肿症状是暂时的,通常在接种后几天内逐渐消退。如果疫苗接种部位出现红肿,不必过于担心,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注意保持清洁和避免过度摩擦即可。如果红肿伴随着疼痛或渐渐加重,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类型的疫苗可能会有不同的副反应,除了局部红肿症状外,接种疫苗后还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疼、乏力等全身性的不适症状。这些副反应大多是短暂的,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但是,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总的来说,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疾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短期的副反应是相对轻微的,不应成为拒绝接种疫苗的理由。尤其在当前新冠疫情下,接种疫苗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