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可能是某些药物的影响、遗传性疾病、肝脏疾病、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等有关。
1.某些药物的影响: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等会干扰血小板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血小板大小和分布。长期或过量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2.遗传性疾病: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综合征、先天性血小板疾病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这些疾病通常与血小板发育异常或功能异常有关,从而导致血小板大小一致,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3.肝脏疾病:肝脏在血小板生成和细胞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会影响血小板造血和释放,导致血小板的数量和大小变化。因此,血小板分布宽度也可能偏低。
4.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可能导致骨髓异常和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在骨髓中形成并成熟,随后进入循环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健康问题,只是一个指标,不能单独用来诊断疾病。
-
-
妊娠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一种血液参数,用于评估血小板的大小分布情况。血小板分布宽度值偏低表示血小板的大小分布均匀,而偏高则表示血小板大小分布不均匀。在妊娠期间,妇女的身体会经历许多生理变化,包括血液参数的改变... 详细»
-
-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要紧吗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一般要紧。首先,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可能表明血小板的大小差异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血小板生产或破坏的异常。说明一些潜在疾病或病理状态的指示,例如骨髓抑制、血液系统疾病或炎症... 详细»
-
-
血小板分布宽度7.40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小板分布宽度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正常参考值是15%~17%。然而,血小板分布宽度7.40%显然低... 详细»
-
-
血小板分布宽度低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一项在血液检查中常常被检测的指标,用来反映血小板的大小和形态的变异程度。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块的形成和维持血管通透性。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分布宽度在9-17%之间... 详细»
-
-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17.7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17.7可能与贫血、炎症反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有关。1.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的情况。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通常会增加,但由于血小板大小和形态的变异程度不同,因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