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血凝血常规是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偏高或偏低,可能会提示患者存在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血凝血常规偏高和偏底的可能原因。
一、血凝血常规偏高的原因: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和凝固功能。
2.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感染、炎症、肿瘤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
3.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凝血系统,从而使血液凝固能力增强。
4.其他因素: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等)、过度运动、高原反应等也可能导致血凝血常规偏高。
二、血凝血常规偏低的原因:
1.原发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病A、B型等,这些疾病是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导致的,患者体内缺乏相应的凝血因子,从而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
2.继发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和代谢,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
3.其他因素: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营养不良、贫血等也可能导致血凝血常规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凝血功能的异常可能是身体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
-
凝血常规偏高代表什么意思
凝血常规偏高,意味着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即血液更容易凝固,这种情况也称为高凝血状态。这种状态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1.血细胞数量增多:例如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增多,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可能... 详细»
-
-
血常规里钙偏高
血常规里钙偏高通常是指血钙偏高,血钙偏高考虑和钙吸收量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因有关,应根据其原因给予对应的处理措施。1、钙吸收量增多:如果近期大量使用维生素D类的药物,可能会促进人体对... 详细»
-
-
腹痛血常规白细胞偏高
腹痛和白细胞偏高是两个常见的症状,它们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常见原因:1.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以引起腹痛和白细胞计数升高。例如,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肺炎等都... 详细»
-
-
血常规异常血小板偏高
血常规异常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相应的解释:1、应激反应:在身体受到应激时,如手术、创伤、感染等情况下,机体会释放出一些激素来应对这些情况。这些激素可以刺激骨髓产生更... 详细»
-
-
头痛血常规单核细胞偏高
头痛血常规单核细胞偏高可能是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引起,需要及时进行处理。1.感染性疾病:例如流感、病毒性感冒、细菌感染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发热、乏力等症状,同时也会引起头痛和单核细胞计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