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是一种测量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方法,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最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其浓度的改变与凝血功能的异常有关。以下将详细介绍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方法。
1.化学法测定:主要是通过改变样品中的化学环境以及加入特定试剂,来实现纤维蛋白原的定量分析。如常用的化学试剂有巯基乙酸、硫氰酸钠等,它们可以与纤维蛋白原中的特定氨基酸残基发生反应,形成比色或荧光产物,通过测量光密度或荧光强度来确定纤维蛋白原的浓度。
2.免疫测定法: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血浆中纤维蛋白原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反应,最终实现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测定。常见的免疫测定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法和荧光免疫测定法等。
3.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是测定血液中凝血功能的常见指标之一,是指外源性凝血通路的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是凝血酶原复合物中的重要成分,其浓度的改变会影响到凝血酶原时间的结果。因此,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或缩短来推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变化。
4.免疫电泳法:利用电泳技术将血浆样品分离成不同的蛋白带,然后通过特异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形成特定的免疫沉淀线。通过测量免疫沉淀线的长度或面积,来定量纤维蛋白原的浓度。
综上所述,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测定、免疫测定法、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免疫电泳法等。根据实验室条件、难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纤维蛋白原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