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血浆抗凝血酶III活性测定是评估血液凝固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ATIII作为血液中主要的抗凝物质,能够中和凝血酶等多种凝血因子,从而维持凝血与抗凝之间的平衡。
在进行ATIII活性测定时,通常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利用特定的实验方法测定血浆中ATIII对凝血酶的抑制能力。这一指标的异常往往反映了凝血或抗凝系统的紊乱,可能与多种疾病状态相关。
具体来说,ATIII活性降低可能出现在先天性ATIII缺乏、肝病、肾病综合症、血栓形成等情况中。这些疾病状态下,ATIII的合成减少或消耗增加,导致抗凝作用减弱,易形成血栓。相反,ATIII活性升高则可能与抗凝药物的使用或某些病理情况下的抗凝反应增强有关。
因此,准确测定血浆ATIII活性对于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诊断相关疾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断ATIII活性测定的意义,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