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内分泌科
糖耐量受损是指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降低,通常会在血糖偏高但不足以被诊断为糖尿病之前出现。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餐后会释放胰岛素来帮助血糖进入细胞并产生能量。但是,当糖耐量受损时,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会下降,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出现。糖耐量受损是糖尿病的前期症状,也可能在糖尿病之前就出现。
研究表明,糖耐量受损的主要原因包括肥胖、缺乏运动、年龄增长以及遗传等因素。肥胖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的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使得血糖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糖耐量受损。年龄增长则会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增加糖耐量受损的风险。此外,遗传也会对糖耐量受损产生影响,若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自己患病的风险也会提高。
糖耐量受损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长期下去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一旦发现个体的糖耐量受损,就应该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通常,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规律生活等方式都可以改善糖耐量受损的状况。
总之,糖耐量受损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对健康带来的影响并不容忽视。了解糖耐量受损及其危害,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