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表现,糖尿病通常被分为一型和二型。
一型糖尿病是由自身免疫性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细胞受损而引起的,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完全缺乏,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一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异常等密切相关。
而二型糖尿病则是与肥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的使用效率降低,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通常发生在中年及老年人群中,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同,但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如口渴、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然而,一型糖尿病发病突然且症状严重,而二型糖尿病症状相对缓慢,且有时轻微难以察觉。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以及药物治疗来维持血糖水平。对于一型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而对于二型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均可作为治疗选择。
总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管理方式因类型而异,因此患者及家属需仔细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法,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监护。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