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内分泌科
糖耐量受损是指人体对糖的代谢能力降低,可以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检测,当空腹血糖为6.1至6.9mmol/L,两小时血糖在7.8至11.0mmol/L时,即可确定糖耐量受损。
当糖耐量受损的人在饮食过后服用糖分后,血糖值偏高的情况就会出现。这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无法有效地将血糖转化为能量。长期以来,血糖一直保持偏高的状态,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耗竭,进而发展为成人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糖耐量受损的治疗,首先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的简单碳水化合物,控制膳食热量和摄入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其次,增加体力活动,通过运动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最后,必要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胰岛素增敏剂和降糖药物等。
此外,糖耐量受损的人需要定期检测血糖,以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因为糖耐量受损可能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总之,糖耐量受损是一种值得引起重视的代谢紊乱状态,及时的饮食控制、体力活动和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
-
糖耐量受损吃什么药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目前患者只能通过长期服用药物和饮食控制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因此不少民众会谈“糖”色变。糖尿病是内分泌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情况,往往与胰岛... 详细»
-
-
糖耐量受损指的是什么
糖耐量受损是一种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代谢异常状态。通常指的是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体来说,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或餐后2小时血糖... 详细»
-
-
糖耐量受损,怎么治疗
糖耐量受损,又称为空腹血糖异常,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前期疾病。通常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糖耐量受损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生活方式改变是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