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包括眼睛。其中,糖尿病引起的巩膜损伤是一种比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巩膜是眼球壁的最外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眼部血管病变,影响巩膜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从而引起巩膜损伤。
糖尿病引起巩膜损伤的主要表现为巩膜炎,包括前巩膜炎和后巩膜炎。前巩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疼痛、红肿、视力下降等症状;后巩膜炎则主要表现为眼部疼痛、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等症状。
糖尿病引起巩膜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抗炎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抗炎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预防糖尿病引起巩膜损伤的关键是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并发症。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眼过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糖尿病引起巩膜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