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身高的增长和维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身高在20岁左右就会基本稳定下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身高可能会出现缩短的现象。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身高缩短的原因:
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密度降低,变得脆弱易碎。当骨质疏松发生时,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会下降,容易发生骨折和变形。其中,脊椎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部位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脊椎骨可能会逐渐压缩,导致身高缩短。
2.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是连接脊椎骨的软骨组织,它们起到缓冲和支撑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逐渐退变,失去弹性和水分。这可能导致椎间盘变薄,从而使脊椎的长度缩短,进而影响身高。
3.姿势不良: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如弯腰驼背、低头看手机等,可能会导致脊椎弯曲和变形。这种姿势性的变化可能会使身高看起来缩短。
4.测量误差:在测量身高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测量时的姿势不正确、测量工具不准确等,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身高缩短五厘米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变化,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的身高明显缩短,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医生可能会进行骨密度检查、脊柱X光检查等,以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