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长期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饮食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少心脏负担,进而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首先,介入治疗后的饮食应该低盐低脂,避免摄入过多的钠和脂肪。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的负担,而高脂肪饮食则容易导致血脂增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此,患者在饮食上要控制盐和油的摄入量,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
其次,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需要注意饮食中的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出体内垃圾和废物,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减轻心脏负担。因此,患者可以多摄入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等。
此外,患者还应该注重饮食的多样化,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在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保证身体的修复和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转。同时,应该注意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钙等,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除了要注意饮食种类和营养均衡外,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的时间和量。合理控制饮食的时间和量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水平。建议患者每天分成多次少量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空腹和过饱。
总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饮食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清淡、低盐、低脂的饮食,注重膳食纤维和营养的均衡摄入,控制饮食的时间和量,从而帮助控制病情,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同时也需要坚持适量的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