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等。用药控制高血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降低血压: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如扩张血管、减少心脏的负担、抑制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等。这些机制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保护靶器官: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如心脏肥厚、心力衰竭、脑卒中等。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减少这些器官的损伤,从而保护靶器官的功能。
3.减少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功能不全等。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个体化治疗: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高血压患者需要用药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帮助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