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血压低,在医学上称为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低血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低血压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视力模糊、晕厥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对于低血压患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症状:
1.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从而提高血压。
2.增加盐分摄入:适量增加盐的摄入可以提高血压。
3.增加蛋白质摄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可以提高血压。
4.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血压。
5.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建议适当休息。
6.穿着合适:穿着过紧的衣物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下降,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7.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从卧位或坐位起身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免导致血压下降。
8.治疗原发病:如果低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低血压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