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兮恒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良性气道狭窄是指气道因非特异性或特异性炎症导致的气道壁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壁增厚、瘢痕形成、肉芽组织增生、黏膜水肿及气道软化塌陷等,从而引起气道管腔狭窄。良性气道狭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外伤、气道内操作、气道内支架植入等。良性气道狭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咳痰等。
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气道内支架植入术、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其中,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在支气管镜下将球囊插入狭窄的气道,通过充气扩张球囊,使狭窄的气道扩张,从而改善气道通畅性。
气道内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放置在狭窄的气道内,以保持气道的通畅。支架的种类包括金属支架、塑料支架和自膨式支架等。支架植入术主要适用于气道狭窄程度较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球囊扩张术的患者。
激光治疗和冷冻治疗是通过激光或冷冻的方法,使气道壁组织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气道狭窄的目的。这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气道狭窄程度较轻、病变范围较小的患者。
总之,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