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崴脚在医学上称为足踝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足踝扭伤可分为三度:一度扭伤仅为轻度韧带拉伤;二度扭伤有部分韧带撕裂,但仍保持完整;三度扭伤则为完全的韧带撕裂,常伴有骨折等严重损伤。
崴脚后受伤部位受力时出现刺痛感,主要是由于受伤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疼痛信号的传递。
受伤后,受伤部位的血管会破裂,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到周围组织,导致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同时,受伤的韧带、肌肉等组织也会引发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递,感到刺痛。
此外,受伤后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可能会导致疼痛持续或加重。例如,受伤后继续行走或运动,可能会加重损伤,延长恢复时间;受伤后没有及时冰敷,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加重,肿胀和疼痛更加明显。
崴脚后受伤部位受力时有刺痛感是正常的,但如果疼痛持续不减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更严重的损伤。在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受伤部位受力,同时可以进行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伤肢等处理,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