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囊息肉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多为良性,可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当胆囊息肉直径达到2cm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定期复查:对于息肉直径较小、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等变化。一般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息肉无明显变化,可继续观察。
2.手术治疗:当息肉直径达到2cm时,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息肉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息肉的常用方法,可彻底切除胆囊,避免息肉恶变。
-胆囊息肉切除术:适用于息肉单发、基底较窄、息肉位置较好的患者。手术可保留胆囊,但术后仍有息肉复发的可能。
3.其他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射频消融术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症状、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在决定治疗方案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